我心中的那盏“马灯”

作者:陈世伟 何国庆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0日 17:17:14

  ◎陈世伟  何国庆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遇到不被人理解时偶尔也会质疑自己,直到那一天,我走进了蒙自芷村镇查尼皮村的那间茅屋,凝视那盏马灯,我释然了,也明白自己为何坚守。

  群山巍峨,树木苍翠,小村幽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慈祥的彝族阿婆正低头安静地做着针线活,孩童们快乐地嬉戏打闹,小黄狗酣然入梦……这是查尼皮村最平常的景色,安宁而祥和。可是谁能想到95年前,这儿曾是一片被鲜血浸染过的土地,无数英雄儿女带着革命的火种从这里走向云南各地、走向波澜壮阔的征程。

  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查尼皮的革命斗争史,时光飞逝,但是,先烈们的精神依然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他们的初心仍然在激励着我们。一个火塘,一张木桌,几条长凳和挂在木柱上一盏不起眼的马灯。那盏只有一根灯芯,一个玻璃罩子的普通马灯,仿佛在告诉我:这不仅仅是一盏马灯,灯里有推翻旧社会的理想,有建立新中国的信念。正因为有理想信念,才有革命先烈们“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踏平坎坷又出发”的顽强, 以及视死如归的无畏……才有今天我们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

  这盏马灯,不仅亮在1928年10月13日,也亮在今天,亮在无数心怀梦想、砥砺前行在新征程上的人们心中。它不仅照亮了先烈冲破黑暗,寻找光明的路,也坚定了我的选择。“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歌声是呐喊,更是冲锋号,激励了无数的后来人传承革命遗志、赓续红色血脉。

  归程里,阿婆依旧安静地做着针线活,但我却无法像阿婆一样安静。民之所盼,就是共产党人的努力方向,那盏曾点燃云南革命火种的查尼皮的马灯亮在我心头。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它,激励我继续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意气风发地书写新业绩。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