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大山里的师生们

作者:胡贵荣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11-23 10:52:02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山里的学校基本上是一个村一个校点,一师一校比比皆是。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啊,泥巴墙,茅草房,墙壁上掏个碗大的窟窿就是窗户,土墼上搭块木板就是课桌。记得离乡政府不远的地方有个校点,一所小土屋,连点平地都没有。

  许多到半寄宿制、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孩子,背上背一捆沿路拣到的柴火,怀里抱两个汤碗大的南瓜,那就是他们向学校缴纳的粮食了。而这清汤寡水的南瓜,不要说吃不饱,就是吃饱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饿了,一直要饿到第二天上午了。这样的孩子能不辍学吗?就算不辍学,能学出好成绩来吗?

  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我们的老师。生活的艰苦他们不怕,最怕的就是寂寞。许多校点都设在孤零零的山包上,上课时还有些人气,放学时就只剩下一个老师,周围寂静凄凉,满目黄土枯桩,偶有一只老鸹从头顶掠过,令人倍感凄凉惶恐。在这里教书的老师孤苦难耐,伸长脖子望着路口,望到天黑也不见人。最孤寂的是掌灯时分,孑然一身,孤灯形影,煞是凄清。

  许多这样的校点都没有电,且还难买到煤油,就是买一包蜡烛也要走上一两天山路。有个一人一校的老师,要到很远很陡的山箐里去背水,有一回背了水爬到半坡上,突然脚下一滑,人就摔倒在地上,水壶也滚下山坡,“哐啷啷”响了大半天。

  这些老师中,好大一部分是代课老师,他们都远离家乡来到这里,每人每月领着二三十元的工资,根本不够生活。每月还得家里补贴他们,隔上两个月,家中的弟兄或老父就得赶着马,给他们送来粮油。中秋夜,因为家远不能回家,更因为囊中羞涩,不能回家与父母妻儿团圆,周边几个校点的老师,就聚拢来,几个人凑在一起,剥几颗花生,砸几个核桃,吃几个山芋,喝几杯酒……

  老师最担忧的是山里天气骤变而引起山洪暴发,以致山路阻断而学生无法来上课,因此老师们一有时间,就到沟渠边搭桥,到险要处修路。为了能稳住学生让他们安心求学,老师们对学生格外谦和、格外关心,甚至用自己的大米、白面来换取学生的包谷、南瓜吃,让学生们吃得好一点,长得健康一点。让学生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力争让他们走出大山,飞向远方……

  我也曾是大山里的老师,后来被调到乡上学校的附设初中班任教。我始终在生活上关照着学生们,在课堂上又严格要求他们,而在课外就与他们一起玩乐,甚至连课间休息的10分钟,也要跟那些大男生们开展个摔跤比赛或是“斗鸡”(一种高抬起膝盖互相碰撞的游戏活动)比赛,当然也常常同他们一起进行校务劳动或勤工俭学劳动,尽量地把较轻便的劳动让给学生。因此他们对我倍加敬重,时时都想着一些法儿来报答我。我栽种的一亩田,不用我说,就被全班男生在一天傍晚就翻挖过来了。等到插秧时,全班女生出动,一个傍晚时间就栽插完了。一次,秧田中的一片秧苗坏死了,几个男生抬着锄头,把这片秧田重新翻挖了一遍,然后抬进一张耙,用人拖耙的方法,硬是把这片秧田耙平,又重新补插上秧苗。这次,我们创造了人工耙田的“壮举”,被村民们口耳相传,赞不绝口。

  后来听说我要调到另一所学校去了,全班学生都不舍,纷纷抹着眼泪来给我送行。

  这就是山里的师生们,他们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教学。尤其是这些老师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长年累月含辛茹苦地奋斗在大山里。没有悲观,没有哀叹,没有沉沦,老师们把高度的责任心、赤诚的事业心和高尚的仁爱心都献给了山里的孩子……

  如今,为了节约教学资源,更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全国都已实现了“收缩校点,集中办学”的规划,那些村小很少存在了,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基本都在村委会所在地的小学就读,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就要集中到乡镇的中心学校就读了。而且,办学条件比过去好多了。除了宽敞漂亮的楼房、先进现代的教学设备外,全国都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为学生免除了课本费,免除了学杂费,还对住校生给予足够的生活补助。在一些地区,还实现了14年(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免费教育。只要学生上学就行,不用缴纳任何费用,还享受着生活补助,学生除了学习啥都不用管,真正做到了衣食无忧。

  大山里的师生们,正迈向明媚的春天……


(责任编辑:喻自洲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