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记忆里故乡的三岔河

作者:高俊昌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03-31 10:56:04

  早些年,故乡开远的三岔河宽宽的,那绿水清澈,碧波荡漾的河水给了我无穷的梦幻,给了我少年的生活添加了欢乐的情趣,也给我留下了无尽的念想。我是在三岔河边放牛、放猪,在河水里游泳,与伙伴们戏水欢闹中长大的。

  那时的三岔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里的爪草,水藤草,河边游荡的小鱼小虾。

  岸边生长着枝叶茂盛的无花果、杨柳树,一棵棵、一排排,绿树成荫。

  夏季,太阳像一个火球,把大地晒得烫乎乎的,赤脚都不敢落地。村里的大人小孩会去河里洗澡,到岸边的树荫下乘凉。

  夜晚,月明星稀,蛙鸣如潮,月光洗去一天的尘嚣,静静的三岔河边,无花果树下,是村里少男少女们约会恋爱的乐园。

  白天,桥头石墩上、河边的石块上有大姑娘、小媳妇在洗衣服,一边洗衣服一边说笑话,东家葫芦长、西家冬瓜短,张家娶媳妇,李家嫁女儿,村头的老杨家母猪下崽了……三个女人一台戏,像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三岔河位于村尾。20世纪70年代末大庄河改道前,从大黑山脚流下来的水,流经多少沟河桥洞来到了故乡,在村尾打了一个弯,可能是留恋这片热土,或许是与我的故乡有缘,停泊下来,形成了这个不规则的三岔河。河水向位于三角海北边大石崖下的落水洞流去,经落水洞流入开远南洞,汇入南盘江,一路欢唱着流向远方。

  三岔河的每个岔口都有一座桥,3座桥各建于不同的年代,且有不同的风格。年代最长远而雄峻的叫大桥,单孔,始建于清朝末年,桥面呈南北走向,桥孔为东西走向,桥孔高3米,宽2.5米,桥为规则的长条石镶砌,形似我国传统石拱桥,这是大庄河水流入三岔河的主桥。桥背呈弓形,马车、牛车尚可通过,只是拉车辆的牛马吃力些,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就难以通行了,好在那个年代机动车少。过去,村里的乡亲乃至邻近草达、柏棕、鱼塘等村寨的人们耕田种地,上山割草砍柴,走亲串戚都走这座桥,就是去赶一趟开远街,也要从大桥上经过,沿着长长的赶马路,从封马口顺着长满了灌木杂草的3个小峡谷穿过,再爬几座小山坡,到驻马哨火车站坐火车去开远城。

  新桥是一座单孔桥,是三座桥中的小弟,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初,建桥材料为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石头镶砌,从桥面上可看出无论是石料和砌功都不可与大桥相比。新桥靠村最近,村前是一马平川的田野,足有上千亩良田,沟渠纵横、水源充实、土地肥沃,是粮食主产区。每年秋收结束,把新桥的闸阀关紧蓄水,上千亩良田转眼间变成弯弯的海子,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像一面硕大无比的镜片镶嵌在村前,水边的树林、房舍倒映水中,映照着美丽的乡村。乡亲们饲养的鸭子和野鸭、水鸟混杂着在水面追逐,编织成一幅动人的水墨画。

  在三岔河的西面,还有一座桥叫迎春桥,从桥名可猜出建桥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桥名包含迎接春天、迎接美好的新生活之愿望。桥为双孔单面,全为水泥、砂石浇筑,桥面呈平状,现代交通工具,大小汽车、拖拉机等都畅通无阻。

  3座桥呈犄角之状,恰似三岔河的3道门,各守一方,各司其职,为家乡造福。

  三岔河河面和海子宽8000多平方米,可蓄水6000立方米,能浇灌近千亩良田,每年雨季发洪水时还可起着减缓下游水流,减少水灾的作用。

  河边长着绿茵茵的水草,盛开的鸡蛋花,爬满黄藤草的苦剌丛,还有不知名的树和野花杂草,河边时有青蛙蹦来蹦去,时而跃入水中,时而驻足岸边张望,行人走过,它也不躲避;树叶上、花枝头、草尖时有挺立的蜻蜓,时飞时停,有时一只、  忽而一二只、三五只、最多的时候,让你眼花缭乱,数也没法数,只见可爱的蜻蜓相互追逐玩耍,飞飞停停、停停飞飞、时高时低、忽快忽慢,有时轻盈地掠过水面,忽又腾空而起,似孩童在玩捉迷藏。

  我和小伙伴们用杨柳树上的树汁涂抹在树枝头或竹子上,看准蜻蜓,猫着腰,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向蜻蜓靠近,乘其不备,迅速伸出涂抹汁液的枝头,一下就粘住了蜻蜓。

  农闲时,风平浪静的日子,水面就像是蓝蓝的天空,常有村里的男人在河边用筝网抬鱼,筝网以不同的尺寸,分大、中、小几种规格,最大的一丈,小的6尺,用一根手腕粗的竹子做抬杆,4根拇指大的竹子做分杆,抬鱼是一种技巧活,可有讲究了。如没有一定的体力是抬不起筝网的,筝杆也抬不动,但仅有力量,没有技巧也不行,抬鱼讲的是臂力、手力和腹力的配合,力量要使用均匀,初起时要轻、缓、慢,关键是平衡,否则会把进入筝网里的鱼虾惊动跑了。当筝网的4个角露出水面时,动作要快,要稳,动作稍慢或撑不稳,就算是进了筝网的鱼虾也会蹦跳出去,竹篮打水一场空。抬鱼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夏夜,坐在桥边,看着一轮满月挂在村子的上空,望着清清的河水,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跑到这弯弯的三岔河里面去了,看看月光下的村庄,微风中传来几声狗吠,风中夹杂着花草的清香,好像是置身于天上人间。

  到了5月,大春栽种的季节。开闸放水,这时,在新桥的两边坝塘上,树脚下,挤满了手里拿着各种捕鱼工具的村民,黑压压一片。随着生产队长一声“开海了”声音,早已跃跃欲试的村民们从坝塘上、海子边、田埂上蜂拥而下,像听到冲锋号的士兵,无法阻挡,男人多数光着膀子,穿着大花短裤,妇女们卷起袖子、裤腿,小孩子光着屁股,赤条条地在大人们中间钻来串去,村民们手里拿着网兜、鱼罩、竹罩、筝网、竹叉、箩筐、撮箕等工具抓捕鱼虾蟹。那个年代主要有鲤鱼、脊壳鱼、花鱼、江鳅、各种小虾,螃蟹等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乡亲们拿回家的鱼虾,大多数人家都会把个头大的,好一点的拣出来,舍不得吃,拿去街上卖,换回来一些家庭生活日用品。只有小鱼小虾用油炸,或是煮汤,这就是一家人的美味佳肴,男人还可以喝几口甘蔗渣酒。

  如今,村前上千亩的海子田,插满了一个又一个种植蔬菜的大棚。过去那种轰轰烈烈地捕鱼、洗澡、游泳、洗衣服、放鸭子、追逐水鸟的水乡画卷,只能在茶余饭后闲聊,只能在人们的记忆里追寻、回味……


(责任编辑:喻自洲 审核:卢秀丽)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