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凤凰花树下的幸福尼格

作者:沈健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1-01-04 14:36:32

  尼格是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尼格的印象,要么是具有奇特功效的蓝色温泉,要么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要么是绿沙河与龙岔河三角洲叫个不停的知了,又或者是那满树火红的凤凰花。但似乎,总感觉有什么被人忽略或者遗忘了。

  这次有幸参加个旧市文联组织的尼格采风活动,再次感受尼格的美丽风光,感受那一份贴近大自然的惬意。特别是我们来的正应时节,赶上了凤凰花满树绽放,在阳光的映射下如同漫天的红霞。而顺着花树望去,不远处的地方比过去多了一群白色的建筑,分成几排,整齐划一地顺着山谷排列,与其身后的蓝天、白云、青山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

  询问了附近的村民,才知道原来那是松云村委会尼格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走进安置点,我们在新建成的松云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了当地的村支书和扶贫工作队的负责人。

  原来,尼格村只是松云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因为尼格温泉太过知名,所以大家都只记住了尼格,而不知道它是松云村委会的一部分。

  忽然间,我明白了一直以来被我们忽略的是什么了。每次来尼格,我们的身心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温泉和周边的美丽风光上。却从来没有去想过,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况,只是依稀记得旁边有一个简陋、萧条的小村子,只是依稀记得印象里街子天(赶集日)来赶街的大多都是老人、妇女、孩子,很少见到青壮年的身影。

  在当地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负责人的热情介绍下,我才知道这座隶属于个旧市贾沙乡的松云村名字取自“松树下、白云间”,管辖着尼格、五棵河、松树林、茂珠柏、四角田5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壮族、彝族、傣族杂居的村落。而在我们看来神奇美丽的风光下,其实是当地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村民受教育水平低、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穷窘境。全村308户993人基本靠种植经济价值比较低的水稻、花生、玉米、热带水果或外出打工为生,贫困发生率曾一度超过70%。

  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下,2017年开始,贾沙乡在尼格建设了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将自然生存环境恶劣的建档立卡户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的59户人家集中安置到这里。安置点不仅道路、给排水、供配电和消防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套建设了公厕、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

  听到这里我们很是兴奋,提出能不能带我们走走看看,和搬迁的农户们聊聊。村支书未加思索就同意带我们去,眼神中透出自豪的神情,似乎对这次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果充满信心。

  走在去农户家中的路上,村支书跟我们讲述了他们和扶贫工作队劝农户搬迁的过程,的确经历了许多艰辛,但也充满着许多温情。

  在一位正忙着搓玉米喂鸡的大姐家里,她告诉我们她老公在附近的高速公路工地上干活,大概一天能挣一百多,可以攒点钱留着给娃娃将来读大学作生活费用,虽然现在娃娃读小学、初中都不要钱,就算是读高中、读大学政府也会帮扶,但还是希望娃娃以后日子能过得好点。

  我们又来到另一户农家,正巧家里的男主人,一位中年大哥正在整理农具,准备外出。看见我们到来,这位大哥赶紧招呼着媳妇拿出自家栽种的本地荔枝硬要我们尝尝。

  听到我们的来意后,那位大哥跟我们说,搬迁下来房子倒是挺好的,就是习惯了原来凉爽的山里头,这里夏天太热,一下难适应,离自己的地也远,去趟地里来回都要将近两个小时。

  听到大哥的话,她媳妇不乐意了:“就你这点出息,要是没有政府这次搬迁,我们怕是一辈子都住不上新房子了。你下地远点怎么了,娃娃读书不是近了嘛,现在走上10多分钟就能到学校。再说了,现在政策这么好,没钱政府给你贷款,没技术村里给你找专家,你就好好干,到时候咱们家也买辆摩托车,一会工夫就到地里了。”

  “是了是了,我下地去看看包谷(玉米)。”大哥说笑着,扛着农具就出门了。

  又走访了几户人家,虽然也有像上面大哥那样觉得天气比山上热的、离耕地远的,但总体来说,大家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还是比较满意,对于未来的日子也充满希望。

  据村支书说,对于村民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政府先前就想到过,在健全基层组织、完善教育医疗、推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等方面都有通盘考虑和具体方案。

  夕阳西下,洒落漫天的红霞,与那火红的凤凰花树连成一片,在那美丽的凤凰花树下,是尼格蓝色的温泉、白色的新村落,还有那横跨山间的高速公路大桥。这一切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寄托着未来的希望,如同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乡村田园画卷,不断向远处延伸着。


(责任编辑:喻自洲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