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风雨同行——我与《红河日报》】成长的平台

作者:梁刚 来源: 红河网 时间:2020-06-15 10:36:26

  在历史的长河中,40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红河日报》从红河大地破土而出,历经了40年的风霜雪雨,沐浴了40年的阳光雨露,如今已是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如果将她的万千读者、作者比作片片绿叶,那么,我骄傲,我是其中的一枚。

  16岁到22岁,我在一个远离县城的村办小煤窑当井下工。白天,在深巷里挥汗如雨,晚上,一个人在烛光下偷偷鼓捣诗歌。而煤窑,不要说有什么书报,就是纸张,平时都难以看到。一天轮休,我进县城,到工人俱乐部闲逛,不期然看到里面有一个阅报栏,张贴着《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红河报》。而《红河报》4版的“白鹇”副刊上,竟然有我认识的孔令山老师的散文,这对当时的我是个极大的震动。后来,又看到我们县的张清渝、王广生等老师也不时在《红河报》上发表新闻、文艺作品。为此,从煤窑一回村,我经常往县城的工人俱乐部跑。妻子不高兴了,说田地里还有不少农活需要男人帮忙,我一个星期从煤窑回来一天,就知道进城去游手好闲。知道原委后,她不再声张。这年11月的一天,她抱着一只大公鸡去集市卖了,不声不响到邮局为我订了来年的一份《红河报》。自此,从煤窑回村子轮休,白天我就和她一起在田地里踏实劳动,晚上,她织毛衣,我就像干部一样展读《红河报》,身边还放着茶水。埋头沉浸在报纸里,世界便走进我那还被庄稼包围的小屋。百音组成的潮声,像一出出连台大戏,海量的信息,使大千世界可视可感。我真切地感应到了时代的律动和心跳,感到生活的丰富和多彩。而妻子,会不时为茶杯续上水,让我感受到红袖添香的温馨。

  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红河日报》从小报长成大报、又从周三报变成日报,再由黑白印刷变为彩色印刷,越变越好,越变越美。而作为一名读者的我,也在她长年的惠泽与提携中不断成长:先是在25岁那年因在《红河报》等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而被破格录用为弥阳镇城关办事处文书,接着在30岁那年考入弥勒报社工作,再后来被提任为社长。这除了来自生活的激励,推动我成长的力量就是阅读、写作,尤其是《红河日报》对我更是意义非凡:《红河日报》成了助我成长的平台。

  一个记者或者一个作家,都是通过作品累积起来的,而报纸是检验作品好坏的一道重要门槛。天长日久,我一直把《红河日报》当成我的老师,带着这份尊重,《红河日报》总是我投稿的首要选择,每次尽心尽力写出新作品,我就会第一时间投向《红河日报》。记得有一年,我在《红河日报》上发表了40多件新闻、文艺作品,其中有6个头版头条,我深知这都是基于《红河日报》和编辑对最基层的作者成长的关心和负责、期盼与激励。更难得的是,《红河日报》对所有的作者都充满宽容,我不少新闻、文学稿件,经她修改采用后,又投给《人民日报》《文艺报》《云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她也从没因我的“一稿多投”而指责、为难过我。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红河日报》是州委机关报,是响当当的主流媒体,她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她的立场、敏锐、正气、亲民,对地方新闻媒体有着导向引领作用。担任县级报社负责人近20年,我把阅读《红河日报》当作一项政治工作对待,同时把她当作新闻宣传的风向标,统筹报纸全程运作,遵循正确的舆论导向,契合社会前进的脉搏,和报社同仁一起,大力倡导敬业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向红河日报社的记者学习,多写调研性文章,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材料,反映群众呼声。有一年我在省上的一个大会上交流办报经验,有一位受人尊重的资深老报人当众夸奖我们的报纸在县级中办得很出彩,问是不是有人经常指点。我认真地回答她:“《红河日报》是我们的靠山,我们报纸常常依样‘画葫芦’。”她重重地点点头,说:“我也一直关注着《红河日报》,那是一张秀外慧中的好报纸,跟着它学,你们选对了。”

  日久生情。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我的阅读范围随之广泛,但《红河日报》一直是我的必读内容。通过她一直以来的熏陶,我的理论素养、写作技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使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得到提升,为致力讲好弥勒故事、红河故事打下了基础。多年来,我除了采写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外,还不断有大量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中国作家》《南方周末》《文艺报》《文学报》《散文选刊》《大家》《滇池》《边疆文学》《芳草》《山花》《湖南文学》《云南日报》等省内外报刊,公开出版了包括获得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的11部散文、诗歌、小说集;被云南省作家协会授予“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荣誉称号,成为“弥勒文化名家”、弥勒市管专家、红河州管专家、红河州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不少文友问我成功的“秘诀”,我诚恳地回答他们:“如果这算是成功,那你就跟着我,多读《红河日报》!”

  有种依恋会伴随你终生。《红河日报》的担当、锋芒、别致、兼容、大气、情怀、鲜明的时代气息,与我们广袤厚重而又在奋进的边疆红河是如此亲和、协调。品读着她,在日渐物化、喧嚣的世界,我感到了她对我心灵的滋润和提升,我联想到理想、信心、前景这些美好的字眼。做她的忠实读者、作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喻自洲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