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评论 视频 专题 文化 直播 图库 看红河 经开区 红河消防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开幕

作者:周润健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19-05-10 14:08:52

  新华网天津5月10日电(记者周润健)9日,为期两天的“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幕,“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精装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步推出。

  冯骥才堪称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童年时亲耳听过解放天津的炮声;他的文学则与改革开放同步,最早的作品都出版于1979年前后。然而这位新时期文学的“弄潮儿”,在社会急速转型、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刻,放下小说的创作,义无反顾投身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选择了一条最边缘的、孤独的、没有功利的路,同时推动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任凭困难重重,无视利益诱惑,坚守自己认定的方向、理想、追求和准则,以极大的定力,勇往直前,展现出一名行动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为何要选择一条艰辛的路?这份非凡的定力从何而来?答案可以从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精装套书中找到。2014年起,冯骥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四部作品,而这套精装书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全新出版的合集。在这套作品中,冯骥才以非虚构的写作形式,记录了自己从年轻时代直至今日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人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表示,在这部书中,不仅能读到中国文学和文化半个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和变化,更能读到在这时代洪流中,一个知识分子选择怎样的路,才不辜负这个时代。

  “我这部书看似自传,实际是我是从一个知识分子的亲历以及苦苦思考、追求与行动,表达我们这一代与时代共命运的精神特性,将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视为自己终生不弃的使命。”冯骥才说。

  在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50年来冯骥才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朋友都欢聚一堂。他们中有王蒙、张抗抗、陈建功、刘恒等文学道路上的挚友,有韩美林、刘诗昆、王立平、吴为山等艺术天地里的知音,有余未人、郑一民、曹保明、向云驹等民间文化的同行者,有南帆、李辉、周立民、谢有顺等评论界的知心人,还有来自英、俄、法、德、意、韩、埃及、越南等多国的十多位翻译家和汉学家。

  9日下午和10日的研讨环节,分为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两个会场同时进行,海内外众多知名学者、评论家就“‘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作品研究”“冯骥才的非虚构写作研究”“冯骥才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知识分子精神史与时代转型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作品是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高峰之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史、文化遗产保护史的书写和实践等多重意义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冯骥才的文学写作、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思想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对他本人更需要作为社会转型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特征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据了解,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作协、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天津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民协等单位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

(责任编辑:李玉清 审核:卢秀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