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失万无”的警醒过年“关”

作者:陈俊升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5日 05:57:42

  “一失万无”既是一种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同时又是一种对工作、事业的敬畏,有了这种敬畏,人们就会时时想到利弊、风险、底线,干事情、做决定时就会更慎重、更扎实、更细致。每个欢乐祥和、温馨喜庆的假期,也是考验党员干部社会责任、道德修养的重要“窗口期”,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自觉做到放假不“放松”,把“节点”当“考点”,以“一失万无”的警醒过年“关”。

  以“一失万无”的警醒过好“安全关”。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一项保底工程,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安全,无论什么事情都涉及安全,安全失守,一切化为乌有。实践表明:岁末年初不是事故的“必发期”,却是“多发期”。每到年关,人流、车流、物流增多,供暖供气、用火用电需求加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增多,增大了安全管控难度。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可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但决不能嘻嘻哈哈抓安全。只有以“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以清醒的头脑、有力的行动,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早、控制在小、消灭在萌芽,始终确保“万无一失”平安过节。

  以“一失万无”的警醒守住“纪律关”。俗话说:“群众过年,干部过关。”年关既是人情关,又是廉洁关。反腐实践表明:春节是领导干部身边“陷阱”最多的时候,一些看似简单的“人情往来”“亲友聚会”背后可能暗藏着“糖衣炮弹”。一些干部缺乏警惕意识,在节假日既看不透身边的“陷阱”,又做不到时时慎始、事事慎微,往往事后还以“小节无害”而自谅自恕,很容易滑向腐败深渊而不自知。对党员干部来说,廉洁问题从来没有“万”和“一”的大小之分,只有“是”与“非”的矛盾对立。因此,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教训,警惕“小节无害”的心理,远离“温水效应”的陷阱,在假日期间自觉做到慎微慎独慎初,守好自家的“门”,管住自己的“手”和“嘴”,对不正当的“礼尚往来”敢于“说不”和“拉下脸来”拒绝,始终守好“纪律关”,为自己和家人营造每逢佳节倍思“清”的节日氛围。

  “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者其责不可以不厚。”党员干部作为群众的“主心骨”、家庭的“顶梁柱”,一方面,守护好社会安全和谐既是对人民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另一方面,守住廉洁纪律底线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只有在安全工作上树牢“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才能守护安乐祥和的万家灯火;只有在廉洁修身中涵养“一失万无”的敬畏之心,才能永享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

  作者单位:开远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