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华网一篇《开学了,这所小学近视率还是零》的新闻报道,让我州屏边县湾塘小学再次受到关注和点赞。“536名学生没有一个‘小眼镜’。”“视力抽检无一近视。”……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这无疑是一个“范本”。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渴望这样的“零”能够再多一些。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成为困扰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问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教育部等十五部门也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共同实施8个专项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需要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湾塘小学的一些做法给予我们启示:孩子们在学校几乎与电子产品“绝缘”,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超过3小时,合理膳食,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满眼皆绿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养眼”……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
政府部门要强化职责,推动各地贯彻落实近视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应积极宣传及科普近视防治知识,完善儿童和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落实跟踪干预等措施。学校要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少使用多媒体设备,错时、错峰安排体育课和“大课间”,有效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规范孩子们的用眼习惯,普及眼保健操。家长要积极“防”、正确“控”,不盲目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和网课,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积极纠正不良用眼行为。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将儿童青少年“护眼”作为重要的事情来做,呵护好孩子们的明亮“视”界,让孩子们拥有光明的未来。